微速讯:渝北古路面香飘远 铺就乡村振兴路

发布时间:2022-12-29 13:27:19 来源:

说起面条,重庆人再熟悉不过,重庆人的一天大多是从一碗“麻辣鲜香”面条开始,汤头要麻辣,面条要柔软细腻又耐煮。在渝北区古路镇吉星村,面条虽普通却不单调,花色异常繁多,尤其是一种外形和味道都十分有特色的花边揪揪面,俘获大家的味蕾。

乡村要振兴,因地制宜选择富民产业是关键,古路镇立足吉星村特色,因地制宜建起了面厂,把“面条”做成“买卖”,推出的特色农产品“花边揪揪面”以其独到加工工艺和较高的市场认可度,为乡村产业发展平添了一抹亮色,也给附近不少村民带来了就近就业、增收致富的新希望。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走进古路镇吉星村面条加工车间,大老远就能看到几名工人在面条机前忙碌,流水线上机械设备有条不紊地运作着,散发着麦香味的面粉不停地翻滚转动,经过和面、轧面、切断、烘干、切条等10余道工序,一挂挂洁白柔韧的面条便从面条机里“吐”了出来,不一会儿,一根根面条初具雏形,麦香味扑鼻而来。

在现场可以看到,面条外形十分独特,每根面条“身材”圆润短小,身着“花边”,稍用力扯一下竟弹性十足。面厂生产管理负责人冯小艳介绍,这是面厂独创的花边揪揪面,选取山东、河南等地的优质高筋面粉,制作工艺类似西北地区的传统美食揪面,其口感筋道爽滑,耐煮不糊汤,做法简单,适于浇各种荤素浇头,亦可汤煮、干拌、煎炒而食。

据了解,为确保面条生态、绿色、环保,面厂还流转土地800多亩,种植香榧、菊花、紫薯、香菇、魔芋等生产原材料,高品质的面粉与原汁原味的配料碰撞,独创出花边揪揪面、香榧坚果面、魔芋面、菊花面、果蔬面、杂粮面等十余种产品,深受消费者好评。目前,已注册商标“古路镇重庆好面条”“花边揪揪面”等多个知识产权。

古路镇吉星村是渝北区乡村振兴重点帮扶村,过去村集体经济收益低。近年来,该村立足自身发展特点,建起了香菇大棚、种上了香榧等经济作物、开起了民宿乐园,从产业空心村变身产业能手村。

2021年,吉星村发展又有了新思路,为充分盘活利用闲置土地,吉星村村党总支广泛听取群众意见,并通过实地考察、招商引资,成功吸引来自云阳的面业生产龙头企业云阳县连年发面业公司前来投资,做大乡村产业。

经商议,镇党委政府将5000平方米的闲置学校提供给村集体经济组织使用,并争取上级壮大村集体经济专项资金入股面厂,共同成立重庆根根香食品有限公司。

去年10月,经过紧锣密鼓施工,一个3000多平方米的面条加工厂建了起来,配备了年产7000吨特色面片生产线和年产3000吨特色蔬果挂面生产线各一条,通过机械化生产方式,使得产出的面条品质得到了保障,每天的面条产量可达到20000斤,预计年产值3500万元。目前一半以上销量通过电商平台卖到全国各地,还有一大半销往各大商超。

面厂的良好发展,也为当地群众就近就业提供了岗位。目前,该加工厂解决了20余名村民长期稳定就业,在厂里从事机器操作、面条包装等工作。“到这里上班,一百块钱一天,离家又近,工作又不太累,这日子一天比一天好啊。”村民刘翔碧十分感慨。刘翔碧曾是村里的贫困户,在政府帮助和自己的勤劳下,成功脱贫。如今,有了一份家门口的工作,让她生活信心更足了。

“发展村集体经济,让集体家底厚起来,其收入主要用于解决老百姓的急难愁盼等问题。”吉星村党总支书记冉孟芳介绍,面条厂开办一年以来,因面条质量好、销量广,销售额超过300万元,为村级集体经济增收10多万元。

标签: 集体经济

Copyright   2015-2022 创新头条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沪ICP备2022005074号-20   联系邮箱:58 55 97 3@qq.com